庆元旦迎新春四季如歌诗书画印展

  • 文化 | 2020-12-16 14:13:21
  • 0

    庆元旦迎新春四季如歌诗书画印展

      前 言

      这是一个巧思妙想、独辟巧径的展览;

      这是一个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诗书画印的组合。

      诗歌、是中国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书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

      印章更是华夏的传奇,方寸间握在手中的乾坤 。

      诗书画印为中国书画的四大要素,华夏诗书画印艺术研究院正是遵循着这些独具民族文化的中国文化元素,不懈的努力、探索、研究、创新、弘扬、传承着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为目标,以让中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为宗旨。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是一个地区文明的旗帜和象征;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智慧果实与结晶。面对着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认真的,积极的,严肃的去发掘、整理、探索、研究、传承、创新、开发、利用,是历史的责任,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在人类社会,世界上所有流行的哲学和理学乃至佛学、道学、神学、医学、易学、科学等等无一不是源于人性的智慧学识所形成的文化现象。所以我们既要尊重前贤们的智慧成果,而又不可迷信于任何学说,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是认识他、研究他、解析他,提炼他、升华他、传承他、创新他、发展他,一步步完善他、利用他,这就是我们协会的宗旨和任务。

      这个展览是由华夏雁翔国际交流中心主席、华夏诗书画印艺术研究院院长周雁翔先生的文化创意并以他的诗作为底稿,有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主席、华夏诗书画印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书画家、印学家等中心艺术作品为表现形式,数位大家珠联璧合的诗书画印作品展。整个展览以春夏秋冬为顺序和内容,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情愫,不论是诗或书,画和印,不论是内容与形式,无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犹如一幕春夏秋冬的岁月歌剧、又如一杯岁月的甘醇,让您在春风里荡漾和盎然;在夏之恋中体味生活的火热和荷塘雨丝中的清凉;还有秋之果的成熟与芳香,更有红梅傲霜雪花飘舞的冬趣。整个展览会让您从四季如歌的诗书画印的生活里漫步走过,感悟四季的轮回,体味生活的暖热凉寒与酸甜苦辣,在自然的变幻中认识自己如同四季的人生……

      我们邀请您,在明珠与奇葩的辉映中,在暖、热、凉、寒中感受春的韵律、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情趣。当您从这《四季如歌》的诗书画印里走过,深信您必有所获。

    诗魂悠悠贯九州,

    墨洒日月写春秋。

    清风玉箫传天籁,

    志在山巅江河头。

    情溢笔端走风雷,

    运行如同龙摆尾。

    峰回路转悍马急,

    锋铧拓野果累累。

    山水飘逸弥空灵,

    人物细腻栩如生。

    花鸟相映和谐图,

    点点滴滴都是情。

    历史凝聚方寸间,

    硝烟烽火铁铮铮。

    盛衰兴亡中国印,

    掌上乾坤笑谈中。

    新枝泛绿吐鹅黄,

    桃花流水笑声朗。

    阳雀喳喳戏撒欢,

    生机盎然迎暖阳。

    花繁叶茂舞绿浪,

    瀑飞泉涌百鸟唱。

    突来一阵暴风雨,

    满目清翠涧水涨。

    硕果满枝秋风香,

    秋色一夜化金黄。

    更有霜叶红于花,

    气爽登高正重阳。

    白雪皑皑披银装,

    万籁俱寂皆已藏。

    大山休眠生灵息,

    美梦无痕育春光。

      这个展览将在全国各地的文化基地巡展,首站首展将以庆元旦迎新春的形式在清代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与《醒世姻缘转》的作者蒲松龄的故乡聊斋故里仙乡门内的聊斋会馆隆重推出,欢迎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文化学者、艺术家、广大诗书画印爱好者光临指导。

      展览主题:四季如歌诗书画印全国巡展

      首展地点:聊斋会馆

      展出时间:2020、12、28——2021、1、8

      2021、1——2021、12在全国各地巡回展览

      主办单位:淄博市中华文化促进会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中国丝路文化促进中心

      华夏诗书画印艺术研究院

      承办单位:

      聊斋会馆

      柳泉书画院

      聊斋印社

      华夏企业文化研究院

      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

      淄博文促会聊斋文化专业委员会

      华夏诗书画印艺术研究院青岛分院

      华夏诗书画印艺术研究院胶东分院

      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辽宁文化基地

      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上海文化基地

      山东聊斋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各地承办与协办单位以及需增加的内容广告

      由各地在此基础上调整修正

      协办单位:

      聊斋文学院

      聊斋艺术团

      支持单位:

      作家报

      中国记者联盟网

      雁翔国际网

      中国摄影网

      中国信息报

      雁翔论坛

      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文化艺术委员会

      《联合国友好画报》

      《中华创新》编辑部

      驻地新闻谋体等

      华夏国际、中国记者联盟网、雁翔论坛等

      网络平台电子版网络同时长期展出

      四季如歌 诗书画印

      大型文化创意书画巡展

      组委会成员:

      鲁长军、孙会其、岳长志、王东宏

      刘 峰、李成刚、张富英、田建海、

      阎先公、周雁翔、代 西、赵志高、

      雍 力、蒲圣业、陈大航、陈世见、

      赵清海、 胡哆哆、顾金昌、顾航明、

      郞义庆、、陈志民、刘树林、曾 浩

      杨文义、于 果、 李学峰、张庆林

      肖永峰、杨鸿德、王怀江、李玉芳

      路 斌、蒲伟业、郝恩波、宋信河

      闫 波、章林杰、张小虎、战 伟

      文化创意

      策划设计:周雁翔

      撰稿作诗:周雁翔

      组 编:王怀江

      编 辑:李玉芳

      山 水:王玉章

      花 鸟:李玉芳

      书 法:

      特 邀:雍 力、赵清海、路斌、

      隶 书:王怀江

      行 书:宋信河

      篆 书:李瑞福

      楷 书:邵永堂

      校 对:李玉芳

      总 编 审:周雁翔

           柳泉书画院:

      聊斋印社:

      聊斋文学院:

      聊斋艺术团:

      聊斋会馆:


      山东聊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建揭牌:

      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成立

      并分别在北京和聊斋故里揭牌:

      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在京正式成立:

      2月19日雁翔国际网北京消息:春汛报道

      近日,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中国丝路文化促进中心所组建的下属分支机构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该院院部设在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甲3号(北京CUV国际公寓),在鲁中蒲松龄的故乡山东淄博淄川蒲家庄仙乡门内一号聊斋会馆分别挂牌。

      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院长有中国丝路文化促进中心与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席、原蒲松龄纪念馆馆长、《蒲松龄研究》季刊创刊人周雁翔教授兼任;著名古典文学泰斗山东大学博导、聊斋学研究专家袁士硕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矛盾文学奖评委、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山东文学》主编、山东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掖平教授担任顾问;著名作家、山东大学研究生导师、聊斋学专家马瑞芳教授担任名誉院长;著名作曲家,戏剧家,原山东吕剧院院长栾胜利、著名聊斋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大师中国美协会员孙雨田教授、著名明清俗曲与聊斋俚曲研究专家陈玉琛教授、著名雕塑家、以聊斋题材创作为素材的壁画家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阎先公教授等任副院长;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主席蒲胜业担任常务院长、聊斋文学院院长张庆林、聊斋文化研究学者蒲泽、蒲伟业、著名书画家肖永峰等担任副院长、著名书画家、学者李玉芳担任秘书长;聊斋俚曲演唱家郝恩波、蒲松龄第十二世孙蒲天华等担任副秘书长。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将不断的补充增加领导班子的成员和不断地吸纳热爱聊斋文化的研究者、学者、艺术家、爱好者,以壮大研究力量和队伍,为弘扬聊斋文化,让聊斋文化更广泛的走向世界。

      聊非聊,斋非斋,聊斋是个大世界。

      狐非狐,怪非怪,聊斋是个大舞台。

      聊斋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别号、也是蒲公的书斋名,更是鸿篇巨著《聊斋志异》的简称,亦是蒲松龄故里聊斋仙乡的统称。

      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以研究聊斋先生的生平;研究聊斋故居的变迁;研究聊斋著作《聊斋志异》等诗、词、文、赋、俚曲、杂著;研究聊斋仙乡民俗民风和《醒世姻缘传》为目标,以弘扬聊斋文化为使命的学术研究机构。

      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是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三十六个下属专业委员会与研究院的其中之一,也是为弘扬聊斋文化特别设立的一个独特的、明确的研究单一文化的专业机构,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隶属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领导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是聊斋文化研究院的后盾和平台,更是聊斋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涉猎聊斋各个领域,以蒲松龄和他的著作为主题和底蕴所展开文化艺术研究成果及其作品等设立了:蒲公生平 聊斋志异 聊斋文学 聊斋诗词 聊斋音乐 聊斋影视 聊斋书画 聊斋工艺 聊斋摄影 聊斋戏剧 药祟全书 聊斋研究 聊斋传奇 聊斋会馆 国际交流 会员天地 聊斋论坛 聊斋博客等栏目和聊斋故居佚事、留仙谷传奇、聊斋书馆钩沉、聊斋会馆茶趣、聊斋志异赏析、聊斋讲座、新聊斋趣闻、日用俗字、农桑经、聊斋志异在国外、聊斋志异在民间、聊斋文化大观园、聊斋书画展厅、聊斋摄影展厅、聊斋工艺品展厅、聊斋戏曲剧场、聊斋影视厅、聊斋俚曲茶座、聊斋民俗文化宫、聊斋故事会等众多专栏和园地,时刻恭候着所有爱好聊斋文化的学者,研究者、探索者、音乐家、戏剧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影视艺术家民俗家等共同播种、耕耘、收获、让全世界共享聊斋文化的丰硕成果。

      华夏聊斋文化研究院,有多年从事聊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有酷爱聊斋文化的教授、博导、文学家、评论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大师、作家、音乐家、俚曲演唱家、戏剧家等艺术家组成,同时面向社会和世界,广泛的吸纳众多热爱和喜欢聊斋文化的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朋友为会员、研究员和在各地设立聊斋文化研究院的分支机构与分院,以利于共同弘扬民族文化的奇葩聊斋文化,共创聊斋文化的辉煌。

      书画家与艺术家的田园:

      关于聊斋杯书画集的评论:

      一本好新书,大家都来读

      ——简评纪念蒲松龄诞辰38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聊斋杯书画展作品集

      □ 木复生

      今天,因为收到一本“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出版的《中华创新》书画专刋,整合发表了“纪念蒲松龄诞辰三百八十周年庆典-国际聊斋杯书画展入选作品”。

      这些年书画界的朋友们,经常赠我一些册页、书画展作品汇编之类的书。但是,事实求是地说,这些书大都放在那儿,摞在那儿,有些也许就没翻开看过。原因很简单:除了那些千篇一律一个调,廉价一吹之外,就是作者介绍的一大串“大师”式名头——真得有点不忍卒读之感。

      但是,今天的这本“专刋“有点不一样。

      第一,她的主题特别突出,特别具有地方味、淄川味,是为纪念蒲松龄而作,为弘扬继承聊斋文化而汇。

      第二,她的作品作者既来自全国各地,又以淄博本土作者为主力;既不乏大家,又以普通的书法爱好者为基础,但绝不少精品;

      第三,作者中的绝大多数,是熟悉热爱蒲松龄,熟悉热爱《聊斋志异》和聊斋文化的人,是关心关注聊斋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人。作者们唯独缺乏的,是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名头。但是,你只要翻开看看作品,而不仅仅是睁着大眼一个劲去找哪个是大师,哪个是什么级别的会员,哪个是什么家之类的,你就一定会感觉到那种质朴的、清新的、个性的而又充满感情的气息,因而你就会欣赏她,喜欢她,爱惜她。

      再从形式上去审视一下,这本专刋的作品编排也很新颖,主要采取了一页一画一书结合的编辑方法,既有丹青之激越生动,又有墨色之沉稳庄重,书映画,画映书,书画溶于一炉,更加风采焕然。

      当然,这本专刋并非碧玉无瑕,而是瑕不掩瑜。例如作品次序的安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作品未必可以靠的那么前,而有些作品也许应该靠前些。例如署名辛华的书法作品《蒲松龄诗句》,署名孟海燕的人物写意作品《柳泉居士话聊斋》等,个人风格都比较成熟鲜明,既有相当碑帖和造型功底,又很少泥贴仿作的匠气。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

      最后,这本专刋还插入介绍了“纪念蒲松龄诞辰三百八十周年"以来,“宣蒲弘聊"重要活动和成绩。因而大大增加了这本书的信息量,大大扩延了这本书的发行意义,大大提升了这本书的文化内涵。既是一本艺术普及读物,又是一本专业指导书,是淄博特色文化建设上的一次优异尝试和阶段性总结。为淄川、淄博文化名片,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庚子年暮秋于鲁中

    责任编辑:田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记者联盟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