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首善思想 创建文明企业
杨宝金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时曾指出,要“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作为首都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响应号召,对照创建首都文明单位标准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创建活动,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努力以政治中心的区位要求推进创建工作。企业党组织带动各级切实提高站位,自觉从首都国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对待创建工作。
(一)纳入组织体系。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提升企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契机,在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专门组织,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各方面广泛参与,定期分析形势任务,解决面临矛盾困难,推动创建工作有效落实。企业党组织带头先行落实,持续围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加强班子自身建设,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坚持集体决策,落实勤政廉政、作风民主要求,督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以身作则、树好文明榜样。
(二)嵌入制度规划。为保证创建工作长效落实,推动企业各层面制度逐步对其作出规范,结合修订规章就开展创建工作的人员、资金保障等加以明确,探索将创建工作作为各类考评的权重指标,硬化有关责任、奖惩要求,建立“年初签约定责、年中动态检查、年底述职考核”机制,同时规定纪检、巡察工作把有关情况列为督查范围。企业拟制战略规划兼顾创建工作,每年在筹划年度工作时予以统筹安排。
(三)融入全盘工作。把创建工作贯穿于企业党建、生产经营、能力打造、降本增效、风险防控等全过程,组织各级结合正在抓的工作常态开展创建活动,依托“党员之家”“工作简报”、0A办公平台等提供支持,年度总结一并对创建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予以奖励,推荐上报先进和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表彰同时考虑创建工作,做到文明创建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抓共进。
二、努力以经济中心的区位要求加快转型建设。企业党组织指导各级主动当好首都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促进者,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一)深化治理改革。弘扬首都“创新”精神,落实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部署要求,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更多突破。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首发上市等办法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抓好依法治企和信息化建设,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二)深耕主业市场。坚持聚焦主业谋发展,积极克服经济下行等困难挑战,奋力推进市场开拓,全力保障已有项目交付、巩固传统市场优势、挖掘新兴市场资源。特别是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采取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组织稳经营保预算、开展线上营销等一系列措施推进复工复产,确保疫情防控、主业发展“双胜利”。
(三)深入锤炼能力。着眼有效支撑企业战略,立足长远推动建立研发体系,引入行业先进规范实现自主产品迭代升级,持续优化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组织开展实案化业务试点。同时,坚持向队伍建设要能力,加大市场化选聘高学历、专业化人才力度,通过完善落实中层干部、科技人才《管理办法》等改善人员素质结构,探索打造自身资源、上级平台和社会机构内外结合、线下线上培训体系,突出企业急需内容开展学习训练。
三、努力以文化中心的区位要求培育文明风尚。企业党组织带动各级积极围绕“树好新时代首都风范”开展创建工作,融汇北京特质涵养企业人文道德环境。
(一)教育宣传引导。结合理论学习、经常性思政工作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向干部职工宣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北京精神”的内涵要求,有针对性地抓好形势政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引导,依托企业信息化平台发起“文明上网”“清洁低碳”“节水护水”“垃圾分类”等行动,运用广告机、提示牌滚动刊播公益广告、倡导遵德守礼,尤其注重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激励作用,接续推出“好故事”“好声音”,使“践行北京精神 展现文明风采”成为企业上下的“主旋律”。
(二)以文化人引领。与北京人文环境相协调,深入抓好企业文化提炼传承,大力灌注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积极推动相关标识进工牌、场馆、廊道、宣传册、项目现场,进年会、展览、文创、联谊等环节,精心办好特色文化内刊栏目,例行开展“健步走”“别样‘三八节’”等活动,适时组织员工参加京内建党建国大型成就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以及“青年文化艺术节”、球类比赛咩,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濡染员工。
(三)规范力行引路。一方面,严格按照创建文明单位标准,结合企业治理围绕预防诚信经营、“四风”反弹、安全管理、信访维稳、环境保护、境外应急等问题逐步健全制度规矩,定期以风险管理会议等形式研判分析隐患,纪检监察部门常态提示警戒,督导各级严守底线不出格。另一方面,倡导以行动为旗立起文明高标。企业各级党组织带头落实企务公开、联系群众等工作,定期听取职工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热心组织做好定点扶贫、捐助灾区工作,助力北京市有关方面完成好特定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首都企业的应有担当。
(作者系中国电子政研会会员)
责任编辑:田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记者编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